可以用一本预科班做保底吗?

闵庚德闵庚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可以,但是没必要 首先你要明确什么是“保录”。一般来说有两种含义—— 第一种是指学校为了降低生源质量风险(比如某一年没考好,降分录取一些考生)而设立的选拔性计划,叫做自主招生,又分为高校自主选拔和高中自招两个子项目;第二种指的是通过低分完成入学名额转让的招生方式,一般用于本科、专科批次,也有的地区在中考阶段就实行了“指标到校”的方式,也就是给每个初中学校一定数量的直升名额(一般是10%左右,具体数值根据各学校的中考成绩而定)。

对于上述两种“保录”政策,我的建议都是“能用但没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两种形式的“保录”,实质上都是对优秀考生的一种优待,对于分数刚过线的考生而言,它们实际上没有任何保障作用。如果你是一位成绩比较好的考生,那完全可以把目标锁定在上述两种计划的招生学校中,不过要想清楚,虽然你有资格参加这些项目的选拔,但这并不表示你一定能被这些学校录取。

举个例子:2017年清华在江苏省自招名额是36个,最后只有4个人通过了清华的自主审查获得了加试机会,通过加试验卷的同学最终也只有5人获得了清华的正式录取通知书。 所以说,能不能获得这些计划的优惠政策,本身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对于普通的高中生来说,这种风险是不值得冒的。

我认识的一位家长,孩子高三时成绩一直维持在580分左右(满分900分),这个分数段在上证中流211还是有些希望的,可是由于对上海当地高考政策的不了解,误认为“保录”就是保证录取的意思,于是选择了本地一所不太好的大学作为目标,最后在志愿表上填了一所外地211大学的计算机专业作为保底,结果成绩出来以后,前一个志愿滑档,直接导致整个志愿表的第二志愿组全部失效!最后只好选择调剂专业,进入了一所不是特别满意的院校。

这位家长事后说,要是知道“保录”的意思是“优先选出成绩优良的学生,把那些成绩不够的考生排除在外”的话,无论如何也不会把那所本地大学填在志愿表的首位。 所以,对于大多数的普通高中生而言,与其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不确定的“保送”机会上,不如扎扎实实地提高自己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样选择的主动权才在自己手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