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科技大学传媒专业几年?
你好,我是UTS的Master of Media Practice(以下简称MMp)项目一班的班长。 先简单介绍我自己的情况,我的本科专业是新闻学,研究生读的是MMp。 2015年7月拿到了本科毕业证后,9月来到UTS读MMp。本来可以16年1月毕业,但因为我选择了一年full-time的学习,所以提前毕业了半年,于16年5月拿到毕业证。 关于楼主所提的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关键地方回答一下:
1.课程量是否真的很大?能否兼顾到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 我想先讲一下我们班的情况,我们的班里有30多个学生,来自20多个国家,有各种各样的文化背景,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母语——英语。除了中国学生,其他的学生都是自带雅思成绩的。因为我是班长,要负责协调各个国家的学生们之间的交流,因此与同学们之间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互相之间也很聊得来。上课时大家也会积极发言,老师也会鼓励学生多说话,锻炼口语能力。 所以从同学的角度来说,课上的沟通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至于课下的沟通,由于我自己是班长,因此自然要多花一些时间处理班级事务以及同学们之间的问题。当然,我也会有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我刚来澳洲的时候,因为不了解这里的移民政策而白白浪费了4个月的申请时间,又因为之前在清华的GPA没有换算过来,导致第一学期的GPA不够,需要重新计算。此外还有选校、租房、找工作等等一系列问题。不过,当我终于找到理想的工作时,一切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关于课程量的多少,我觉得一定要因人而异。就我个人而言,因为之前在清华上了四年的学,因此没有太大的压力。再加上通过班长这一职务,锻炼了自己的沟通能力,所以在上课时我能跟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并充分理解课程内容;下课后,因为我负责的事情也很多,因此也没有时间再去深入思考课堂内容。如果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留待以后慢慢研究。所以对我来说,课程的多与少,并没有给我造成很大的压力。但有的同学因为语言的问题,可能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预习和复习。
总之,我认为不论课程设置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如果你只是单纯的想来混个文凭,那么自然很简单;如果你想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那就需要下一定苦功夫了。
2.授课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外国人,会不会影响学业成绩? 这里我要提到我的班主任Dr. Zhong。他对我们中国人确实很好,在学习上会给予我们很多帮助,还会引导我们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虽然他普通话不好,但一直努力向我们传递知识。至于其他授课的老师,因为不是教我们专业课的,所以我无法给出具体的信息。但就我的感觉而言,因为我是来学习传媒专业的,因此遇到的老师们都很热情,并且非常热爱自己的职业,很乐意和我们分享他们对于媒体行业的理解和看法。
3.最后,也是最最重要的是!记住!一定要多交朋友! 多结交不同年级的同学和朋友,因为在澳洲这个孤独的大环境下,能有几个能聊得来的朋友真的太重要了!而且说不定能在未来的日子里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