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如何高中毕业?
现在高中生在美国很不容易,一个高中文凭甚至比以前还要难拿到。以前学生只要修满22~25个学分就可以高中毕业,现在必须提高难度,学生除了3门科学和2门主要艺术或外语外,其余全是选修课,而且还要完成一份研究论文。
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将教育从学会知识掌握技能转移到增强学习能力和提高素养上来,使年轻人具有独立意识、开放的心态和批判精神等。
以前的高中学分制把学生的兴趣和选择限制得太死,造成大部分高中生的选课十分狭窄。而新措施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度。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设计一份更符合个人需要和幸福感的课程表。改革后,高中生的毕业要求降低,却增加了毕业难度。在课程的选择上,不要求修满22或25个学分才能毕业,但绝大多数高中生必修一些核心课程,诸如毕业研究论文、外语(平时考3个等级证书,一个中级,两个高级,每级考试需要300个小时的学习)和三个数学(高数是必修课,其余两门视学生兴趣自选)。其他课程全部是选修课,分为若干系列,每个系列有若干门课程,学生可选择任何一门课程,但整套课程的选择有利于总体毕业规划的制定,一般每门课程的学习需要45~50个小时。
因为每门课程的成绩以A~E的顺序排列,所以学生必须努力学好所有课程。如果有一门课程得分低于C,则不得转学或毕业。但修业时间只要达到两年半多一个月,就可以毕业。
研究论文要由学生独立完成。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课题,进行文献研究,然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报告。其他同学可以提问,老师负责最终评定,分数分为五个级别。
这项改革自1999年冬天在美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目的是给学生以自主选择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潜力。学生不必在一个学期里上同样的课程,可以一年中在不同的时间选读同一门课。如学校不提供自己喜爱的课程,学生可上外面组织的大学中学同修班(双学历制)或到国外进行学习计划(单学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