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生小孩能入籍吗?

麦花鸿麦花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2月14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巴黎会见到访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萨科齐在会谈后发表的声明中说,法中两国元首在共同解决全球和地区问题的立场上保持高度一致,法兰西民族是全世界最爱好和平的民族,法国愿同中国人民永做好朋友、好伙伴、好同志。 以下是世界新闻网对此次会见的报道: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4日同法国总统希拉克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举行了会谈。这是希拉克总统离任赴任新职之前,与中国总理进行的最后一次正式会谈。

在会谈后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说,这次会谈是认真、坦诚和富有建设性的。法方表示,将继续同中方增进政治互信,深化务实合作,扩大人文交流,培养青年人成为法中友好新一代。

两国将于明年4月互派新大使。继法国文化部长前不久访华之后,中国国家文化部长孙家毅将于明年1月访法。两国民间文化团体将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纪念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和华伦夫人的诞辰。

法方欢迎中方关于提高双边关系水平的高明建议,认为应对双边关系进行整体规划,以推动法中友好进一步发展。法方对近期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表示钦佩。法方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更好地融入全球市场,将促进中国进一步发展。

法方认为,中法文化论坛对于深化两国文化交流和了解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文交流应是双边关系发展的一个重点。今年9月,世界外国语中学将邀请一批中国中学生赴法交流。希望日后有更多的法国人民了解中国,更多的中国学生到法国去学习。

温家宝在巴黎索邦大学发表演讲后,法国不少媒体认为,此次中国总理来访,与推进中法双方关系发展有直接关系的是“和谐世界”这一概念。

法国《观点》杂志14日在文章中指出,当法国总统在几周前宣布进行“反恐战争”时,中国的态度依旧是“希望各方保持克制,通过政治谈判、平等协商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中国在对待伊拉克和阿富汗的问题上扮演的角色,却在不同程度上成为中法在这些问题上难以达成一致的障碍。法国媒体指出,在坚持维护国际准则的问题上,法中两国始终站在同一战线上。

法国文化评论家吉勒·曼奇斯日前在法国《人道报》上发文指出,21世纪将是东方“和谐世界”与美国主宰的“冷战世界”的竞争,他认为,为了反对“冷战世界”;日本、俄罗斯、中国将结成“和谐同盟”。

“新中亚”能否承载“新法国”的梦想

前苏联解体后,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始建立领事关系,随后又开始了双边外交。中国积极介入中亚,主要是出于对亚洲西部地缘政治平衡的考虑。在冷战结束初期,中亚对于中国显得意义重大。中国的注意力集中在被苏联紧紧抱在怀里的中亚,特别是里海港口城市阿斯特拉罕,因为这可能会成为中国通往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必经之路。

1996年6月,以中亚五国为对象的中国“友好丝绸之路”项目正式启动。中国方面还提出了建设新的连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高速丝绸之路”的概念,其中包括了铁路、高速公路、光缆通信以及油气管道的建设。

中国近年来快速增长的石油需求让中亚地区的原油管道牵制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动脉。从俄乌边境出发的“乌拉尔--欧洲”管道把西部的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原油输往东部,而中国希望从中亚国家得到更多的石油。为此,北京计划从哈萨克斯坦的江布尔油湖铺设一条穿过蒙古的国境石油管道,该管道将把原输往日本的原油改输往中国。中国的另一个目标是修一条从塔吉克斯坦到阿富汗的铁路,借以把中亚的原油直接运输到印度洋。

法国人有一种典型的“欧洲中心主义”,他们很担心中国的扩张。法国和欧盟在历史上都有“新法国”的扩张计划。1991年苏联解体后,法国人极力拉拢独立的哈萨克。1992年,法国总统密特朗访问了哈萨克斯坦,法国和欧洲鼓励哈萨克斯坦加快西化的步伐,鼓励他们迅速成为民主国家。法国还帮助哈萨克斯坦整顿经济,帮助制定法律。

对于中国的积极介入,法国人当然害怕。因为中国需要一个稳定和比较安全的后方。中国对中亚国家的积极态度与法国和欧盟在中亚的立场正好相对。欧盟在中亚国家支持民主和人权,要求加大市场经济改革力度。中国无视这些,它要的是现实利益,只要对北京有利,它可以对中亚国家许下任何诺言,哪怕这些国家只是小小的塔吉克斯坦。

事实上,中国过去在中亚地区的扩张是很谨慎的。中国不仅不想引发欧美的反应,更不想引起俄罗斯的不满。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任期内多次出访欧洲,试图阻止欧洲“新法国”的扩张。法国一直在寻求“新法国”在中亚的扩张。在科索沃问题上,法国站在美国一边支持科索沃的独立,目的是把南斯拉夫解体完全控制在美国的手里,这样可以为它将来在南斯拉夫和中亚扩张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法国人的扩张战略总是与欧洲联合的战略结合在一起的。为了实现从里海到印度洋的“欧洲安全走廊”的计划,法国人把“战略伙伴关系”伸向了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这些前殖民地国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