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成绩怎么分级别?
这得看是什么级别的学校和什么级别的班级,还有你个人的学习能力与努力程度。 因为每个学校之间教学标准的差异和不同老师之间的教学水平是有差别的(同样一个学校里也会有教学水平不同的老师),所以很难说哪一个标准能够完全衡量学生的数学能力。如果非要用某个标准来划分的话,我倾向于用高考数学的成绩来大致衡量。 这是因为高考是全国统考,考试的试卷内容、难度系数等都有统一的规定,能考出什么样的成绩很大程度上由教学水平的差距决定(当然也有学生个人能力的因素)。以高考的分数大致衡量数学水平是一个相对公平且被广泛认可的方法。 如果想更细致地了解一个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具体能力,就需要将这个分数具体化,通过分析试卷来进行评估。
但是这种方法的客观性会受到教师主观性的影响,教师的评判可能跟你自己的想法大相径庭。 比如我曾经给一个高一的学生做了一次数学测试,她的成绩是135/150(满分150),但我觉得她很多题都没有完成,应该打不到这样的分,跟她自己的感觉也差不多;而另外一些同学做完所有的题目,我却只给了他们120左右的分数。后来经过讨论交流,我发现这些同学的做题习惯跟我给学生定的练习要求相差不远,而那些没有写完的同学其实只要稍微花点时间就能把题目写了,只是他们平时练习不够,习惯不好所致。因此最后我调整了分数,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变成了140/150。 所以用高考成绩衡量学生比较简单粗略,要想详细判断学生的数学能力需要大量的测试和深入的分析。 虽然我的课堂一直强调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但是在教学中我更看重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因为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基本概念清晰明了的基础上的。因此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我会重点加强他们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辅以相应的练习题进行巩固。
而对于思维能力强,善于思考和探索的学生,则更多安排他们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和研究,并通过适当的练习题来检验他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