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医学为什么发达?
因为重视基础医学、预防医学的研究,并且把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医学在西方国家是划分得非常清楚的,西医(临床)和中医(传统),这两大块是分开的,西医包括各种生命科学,比如生物学、化学、物理等等,都是属于硬科学,是需要发paper,做实验,出数据,用大数据来证明的,而中医则主要是经验学派,是以人作为研究对象的。
由于中西方文化对“医”的理解不同,所以很难相互判断谁更先进一些,但是既然能够存在下来,肯定是有其不可取代之处的。 我在德国学习的时候,发现他们非常注重基础的学科,一个学期可能一半的时间都在讲细胞的结构、生化反应的过程、蛋白的结构等等这些最基础的知识,另一个学期则是讲如何把这些知识用来分析疾病发生的机理。
当时觉得他们的方法很笨,后来才慢慢的了解到他们是把“治病救人”和“科学研究”这两件事分得很清楚的,医生只是一个帮助病人恢复健康的职业,而不是去钻研如何去制作一种特效药或者新仪器来治病的科学家…… 当然这种分法也有弊端,就是医学科研人员可能达不到临床看病救人的目的,而搞基础的人又无法深刻了解病人的需求和疾苦。
但这样把医疗分为医生和医生教育两种类型的国家并不多,我国是从1985年开始试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到2014年基本普及了所有新进的住院医师参加规培,这个制度刚刚推向全球,尚没有国家效仿我们进行这样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