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要回来留学生吗?
从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来看,2019年我国的出国留学人数首次跌破70万,达到68.33万人,比去年的66.51万人减少了近10万人;而回到国内的留学人员也出现大幅减少,仅为49.04万人,比上年减少超过8万人。 这是我国出国留学人数连续第三年下降(虽然总量仍在增加),同时也是归国人数三年来的首次下滑。 那么在这两年中,留学人群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1.出国的人数在减少 从数据上看,2019年我国大陆地区各类出国人数总共68.33万人,相比去年减少近10万人,而这也是该数据三年来首次出现下滑。 这其中自然包括之前一直占比最大的一部分群体——公派出国留学人员,根据《2019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名单》,2019年度国家留学基金共资助了16698人出国留学,相比去年减少1413人,也是连续三年减少。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出国留学人数在不断减少,可回国人数却出现了小幅下跌,仅比去年少了不到1万人,为49.04万人。
2.低龄留学生数量首破十万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5-2019年全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的学历结构中,本科以下占三成以上,这在过去是绝对少见的,可见如今越来越多的低龄学生选择了出国留学。 而据国际教育机构的数据,2018年共有10万余名学生赴英、美、加、澳等四大主流移民国家就读高中课程(Alevel或IB),相比2017年增长了15%。 这些低龄留学生的出现,不仅让国外许多中学的校园变得是中国学生的天下,还使得“国内高考—出国留学”这条途径越来越热门。
3.经济压力成为限制出国的重要因素 《2019年中国留学白皮书》中显示,由于国外学习生活的费用较高,53%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负担问题而放弃留学;而在已经选择留学的学生当中,54%的人表示经济压力是影响自己做出抉择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另外,在美国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中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 美国移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至今,中国大陆申请人在美国F-1签证申请中,获得签通过率只有65%,相比上一年下跌超过5个百分点;而在这部分申请人中,87%的申请人的学费是由私人资金或学校提供的,只有13%的申请人获得了政府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