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什么专业最热门?

单于菡杰单于菡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热门专业”这个词很微妙,因为它同时包含了“热度”“冷门”和“专业”三个概念。 首先,“热”有“热度高”“受欢迎”之意。通常,一个专业的热度与其就业前景往往成正比。以2021年上海财经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报告为例,其毕业生规模较大的7个本科招生专业中,有5个毕业去向落实率(就业率)达到了100%;其毕业生规模较小的6个本科招生专业中,也有3个毕业去向落实率(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上财2021届毕业生总体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4.81%。

从热度角度来看,上财大部分本科专业都是“热门专业”——当然,这跟学校实力强、专业水平高有很大关系,毕竟上财不是“985工程”建设高校。 但是,“热门专业”这个词还有另外两层含义——除了表示“热度”之外,还表示“冷”,即“冷门专业”,或称“欠发达地区”专业。这里所谓的“冷”并非指学生录取时的排位高低,而是指这些专业在社会上受到重视的程度偏低,因此就业前景也普遍不太乐观。比如,上财在2017年新增的3个本科招生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信息服务方向)”“国际商务(国际经济合作方向)”,由于专业定位准确,培养规格明确,加之学校师资力量较强,这三门课程的毕业去向落实率居然都达到100%!然而,这三个专业在上财的招生分数线相对较低。

需要指出的是,“冷门”和“热门”是一个动态概念,会受到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同样是“冷门”专业,对于不同学校、不同分数段的学生来说,其“冷”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比如,同样属于热门专业,在不同年份因受政策和行业影响,其热度也会有所差异。

还有一个因素不可忽视:性别。有些专业对女生的招录比例偏高,导致这些专业呈现“冷热”不均的状态。例如,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等,普遍是女生占比更高一些的“热”门专业;而理工科的数学和应用统计学,则通常都是招录的男生更多一些,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这些专业的“冷热”状态。 综上,“热门专业”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变换之中。如果将时间跨度拉长到三四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很多现在被叫作“冷门”的专业,有可能变成“热门”;而那些曾经的“热门专业”,也有可能沦为“冷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