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专业该怎么选择?
作为一个在UW-Madison读了两个硕士,一个博士的“前浪”(虽然这个前字可能有点不合适,但这样感觉好些)谈谈自己的看法。 先说结论再解释原因:选专业首先考虑自身兴趣,其次考虑专业未来前景。如果目前对某个专业没兴趣也没有关系,可以先选择该专业,因为学习的过程本来就是发现自我兴趣与适合的专业最好途径之一;而如果选择了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也不要紧,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投入它,你同样可以在该领域取得巨大的成功。而最重要的是无论挑选哪个专业都要遵循第一条原则——多了解各个专业的内容、课程设置等详细信息再做决定。
1. 首先考虑兴趣 因为本人是在美国读的本科和硕士学位所以以美国为例说说如何选择专业。以我本人的经历来说我的建议是不要先考虑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就业问题。也许你说你要申请商学为了将来找一份高薪工作,但商科里面那么多专业——金融,会计,市场营销等等,你确定了哪一个方向吗?你的目标是成为四大里的审计师还是投行里年薪百万的金融分析师? 也许你说你要申请工学院,将来做一名工程师。那你是想做电气,计算机,建筑或者其他专业的工程师?每个学校里的工学院设置的专业都很类似,只是每个系里细分出来的专业不一样而已。
举个例子,我们学校的工学院下面主要分三个系,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和土木与环境工程系。而这三个系下面又有好多不同的小专业。就以土木系为例,它的下一个小专业结构就像下图一样。 所以先考虑兴趣其实是有道理的。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如果你一开始就目标明确要学商,那你其他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肯定就会相对薄弱。相反,如果你一开始选了工科,但后来发现在某一专业领域你对商业方面更有兴趣,那么可以转到相关的商科专业啊!当然这样的跨度可能会比较大,需要你在本科或者研究生期间多花时间和精力去弥补之前专业基础薄弱的问题。但不管怎么说,这种跨度总比直接跨到另外一个完全无关的专业要容易一些吧。
2. 可以考虑未来前景 如果说选择感兴趣的专业是为了当下和快乐,那多考虑将来前途这个专业就略显现实。但请别忘了,人生是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短期内的机会固然重要,但人生的未来是靠无数个明天组成的呀。
以我在美国的亲身经历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我本科学的是工程专业,当时最火的几个就业专业分别是计算机,经济,商务和医药。因此当毕业时我想申请这些专业的博士。但我后来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我考虑到日后这些热门专业找工作的难度。毕竟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太多了,而大公司又没几个。反倒是这些年被冷落的土木,机械等专业后来者居上,就业机会大幅上升。 所以综合看来,我觉得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可以从自身兴趣出发,但同时也要为未来多做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