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营销研究生?

普桐瑶普桐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营销”这个词可能不太准确,应该叫“招生宣传”或者“研究生招生工作”更好。 无论是自划线学校还是国家划线学校,无论985还是211,任何学校都有两个部门负责招生,一个是招生办公室(简称招就处),另一个是科研处(或研究生院)。

这两个处室的功能不同,但是联系紧密。 招生办主要负责报考学生的材料审核和录取工作;而研招办主要职能则是负责本院校本专业硕士点的申报和建设、本学科方向的科研活动组织和管理、以及本专业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换句话说,就是研究生导师们研究项目挣外币的地方,没有项目就没有钱,因此各研究生导师们需要不断的申请项目,开展科研工作,从而学校才能有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

很多学校在每年的三月到五月会发布各个学院的招生计划,这个计划里会有该学院本年度预计招生的人数,以及每个研究方向预计招生人数。当然,最终的招生计划要等到当年的二月左右教育部下发给各学校的招生计划后才能最终确定。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即使到了最后阶段,招生计划也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所以同学们在选学校和选专业的时候,可以先参考往年计划招生人数,一般来说,学校不会无限制扩大招生人数,而是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居多。当然,个别学校会有一些扩招,但不会太多。

例如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招收应用统计专业研究生,2017年计划招43人,而2018年拟增至60人,增幅为40%. 当然也有例外,如中国人民大学在2017年计划招收劳动人事专业25人,而2018年却减少至15人,减少了将近一半的数量。

所以同学们在选择志愿时,最好选择一个招生人数相对较多的院校,这样的胜算率会比较稳妥些。当然如果同学对自己本身的能力非常自信,或者非常喜欢某个导师的研究方向,则可以不必过多考虑招生人数的多少,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嘛!

魏殿阁魏殿阁优质答主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人才的供给者,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高端人才培养、科学技术创新和高层次社会服务的关键作用。一方面,近年来随着本科生源数量的减少,研究生招生比例提升,研究生教育已然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和结构调整优化的战略重点。另一方面,随着研究生大规模扩招,“研究生就业难”现象日渐显著,高校普遍面临“招生难,就业更难”的现实矛盾。因此,研究生教育既要立足当下、做好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的营销管理,同时也要着眼长远、优化研究生教育的培养体系和质量标准。简言之,研究生教育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管齐下,做好“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的精细化营销管理工作。

从“招生难”的现实矛盾看,生源竞争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课题。2013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年增幅均保持在10%左右。一方面,从报考人数看,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达到290万余人,相较2018年增长52.17万人,增幅为21%;2020年达到341万人,增幅为17.59%。另一方面,从录取率看,2019年研究生平均录取率约为41%,相较2018年的52%呈明显下降趋势;2020年仅为32%。可见,一方面,考研人数连年大幅上升,另一方面,录取率却在不断降低,这表明当前优质生源争夺愈演愈烈。

同时,从“就业难”的现实矛盾看,就业竞争成为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课题。一方面,从就业率看,硕士研究生就业率持续下降。2015届、2016届、2017届、2018届硕士毕业生毕业半年内就业率分别为89.2%、89.6%、89.0%、86.4%,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从就业满意度看,硕士研究生就业满意度相对较低。调查显示:53%的本科生、53%的硕士生认为当前社会对于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但对于其他群体就业需求较为一般。

因此,研究生教育在内涵式发展的过程中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既要提高生源质量又要提升培养质量,既要做好招生工作又要做好就业工作,要真正实现“招生——培养——就业”循环系统良性运行,研究生教育亟须创新思维、化危为机,精准开展营销管理工作,提升社会认可度和“就业—招生”转化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