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本科gpa怎么算?
先说一下法国总体的GPA计算方法,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先是计算学期GPA(Coefficient de prestation),这是申请法国大学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然后是计算综合GPA(Coefficient de réalisation),是申请硕士阶段的重要参考标准。
大部分学校没有明确要求必须提供哪个阶段的GPA,但如果能够提供综合GPA则更有竞争力一些,因此同学们可以在大学期间尽量争取考好每一门课,获得较高的分数!这样在申请时才有足够的筹码。 每个学校的考试制度不一样,因此GPA的计算方法也会有所差异,但都包含四个基本要素——课程学分、课程难度、考试分数和考试成绩。
首先需考虑的是课程的学分和难度。一般来说,学分会根据你的选课情况直接显示出来,而难度则是由该门课程的成绩来体现。如果你选了一门很难的课程且最终成绩不好,那么该项的GPA就会很低甚至为0。所以同学们在选课时要慎重,不要一味追求高学分,而是应该选择与自己未来专业方向匹配度高并且感觉学起来比较轻松容易拿高分的课程。 高学分并不意味着高GPA,同学们也不要觉得拿了高分就一定可以得到高的GPA,这都需要结合具体的课程进行考虑。 其次要考虑的是考试形式和分数展示方式。有些学校以平时成绩为主导,最后成绩好的同学会有额外的加分,但一般不会把平时成绩单独提出来计算。也有一些学校会设置考试通过分数线,超过该分数线才能取得相应的GPA,低于该分数线的成绩则不计入GPA范围。此外还有的学校会把课程最终分数与课堂发言等表现分一起平均,得出最后的GPA。 所以同学们需要提前了解自己目标院校的要求,有目的地准备考试,争取最高分值。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不同学科所设立的GPA标准是不一样的,例如数学类、物理类的科目就比较难取得高分,因此需要同学们根据自身优势合理选择考试科目,做好职业规划。 除了上述四项因素之外,个别院系还会考虑到学生的入学排名,即你在大学期间是否有挂科或者补考等情况。虽然整体来说GPA还是最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学习成绩的一项指标,但是同学们也不应忽视其他方面如语言能力、科研经历、实习实践以及社团参与等方面的提升,毕竟这些都可以为你添光加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