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印章字体有要求么?
其实题主的问题可以换个方式问,就是「在日文中,『字』和『假名』到底有什么区别」,我猜这是让题主困惑的原因所在——因为中文是表意文字(拼音化后也是),所以「字」、「词」的概念很容易区分;但日语是表音文字,「字」、「仮名」的概念就比较模糊了……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知道“字”、“假名”是怎么来的。
日本最早的文字叫做平假名,由中文的草书简化而来,用来标注汉字的读音。但是平假名的字形很复杂,而且不能表示单独的词,于是人们又发明了片假名,由楷书中的偏旁部首演化而来,用于标记外国语言(主要指梵文)的读音。而「字」便是从片假名演化而来的。
具体的过程是这样的(以「字」为例): 从「字」的字形可以看出它是由「サ」和「タ」两个部分组成的,那么它的发音自然就有「さ」和「た」两种读法。不过如果这么读写的话,「字」和「サ」、「TA」就会混作一谈,所以我们给它们加上一个“口”,这样在读的时候「字」就要“闭着嘴念念有词”了。
但是加上了这“口”之后,「字」就和「サ」、「T」区别开来了,然而跟「ダ」「チ」等却混在一起了!怎么办?再给「字」加一个字根,变成「字ニ」。这时它的发音变成了「da」,而「DA」的发音则变成了「だ」。这样就避免了跟「ダ」、「ジ」等混淆……如此反反复复,我们才有了现在的「字」。(具体过程请见插图)
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总结出:由于日本文字是用汉字标音的,所以“字”、“假名”原本是没有严格区分的。不过,人们还是尽量使用“字”来标记人名和地名等纯假名序列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