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是新加坡么?

谈袁谈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首先,南洋这个词在中文里是个地域概念,特指东南沿海及以南的地区——这个地区的方言大都属于汉语族,而其文化也深受中原汉地文化的影响;在新加坡,华人语言和文化也在广泛传播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所以从语言的通用性和文化的普遍性来说,把新加坡称作南洋的华人社会是合适的。 而如果从历史的沿袭来看,“南洋”的概念显然已经扩展了。因为在中国古代,东南沿海地区一直属于化外之地,只有贫瘠的田地,不适合耕作,因此人口密度非常小(相对于黄河中下游地区而言);而当地居民大多也没有脱离原始部落的形态,民风十分强悍,经常入侵周边地区(例如闽越和南越)。后来秦始皇为了开发岭南,曾经派遣50万人前往两广地区定居;而汉武帝时期,又有一场规模更大的移民潮将中原人带到了华南。这两次移民使得华夏文明在南下的渗透得到加强,同时也让中原的语言和文化在这些区域得到了推广。

于是,当欧洲人来东方旅行或殖民时,他们看到了这些有着高耸的建筑、宽阔的街道和繁忙的市场的城镇,认为它们是某个大型王国的首都,于是在他们的航海日志中就把这些地方统称为“Nan Tchea”。而这个词汇就这样传入了中国,先是在广东被写成“南诏”,然后传到了江南,最后流传进了中原。当然,西方人在描述东南亚的时候也经常用到“南大婆”(Nusa Buma)这个词汇,意思是“南面的岛屿”,“南诏”或者“南洋”其实就是一个类属概念。

18世纪以来,英国和美国分别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了马来群岛和南洋群岛,于是“南洋”也开始成为这两个地方华人的社会称呼。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马六甲海峡和苏伊士运河的通航以及印度支那的殖民化,南洋开始成为联系亚洲和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桥梁,来自这几个地区的移民都开始涌入这个国家,将其建设成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社会。

总之,作为地理概念的“南洋”本来是指中国南方的亚热带地区,但是在历史上却不断向南延伸,最终变成了一个代表着多元文化和种族社会的名称。今天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虽然白人占据多数,但语言和社会文化仍然受到南洋华侨的影响,而菲律宾则更是完全成为一个华人国家。可以说,对于“南洋”这个名词所指代的社会形态和族群结构,我们应当作出合理的史观和历史地区的解读。

那成德那成德优质答主

南洋,广义是指南方的海洋,狭义指东南亚和印度支那一带,包括马来半岛、苏门答腊岛、婆罗洲等地。 历史上,欧洲人来亚洲探险的时候首先到达的地方便是这一片区域,也就是现在的印度尼西亚(当时的荷兰人称呼这里的土地为“Nederlandsch Oost-Indië”)。他们开始在这里定居并建立殖民地,后来发展成今天的印尼。

1521年,葡萄牙抵达马六甲海峡的巴布亚新几内亚。 1603年,西班牙人在菲律宾建立马尼拉城。 1874年到19世纪末,法国占领了越南南部地区并建立了西贡(胡志明市)。而英国在缅甸北部山区设立曼德勒城并在泰国东北部湄南河三角洲设立了曼谷等。 到了近代,随着西方人的到来,这些地方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它们还是保留着一些古代的风味。所以被称为南洋。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