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找工作看学校还是导师?
作为2个孩子的妈妈,一个博士,一个硕士,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明确一点,用人单位招聘时,看的是你这个人,不是你的学校和导师。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学校和专业都是不可控的。 第一,每个单位没几个岗位,不可能所有岗位都设置成某个学校的对口岗位;第二,每个岗位对专业的要求都不是特别严格;第三,很多看似对口的专业实际上工作起来未必对口。
比如,我孩子读博期间做的计算化学,其实很难找对口的工作(尽管在实验室做项目时能够实操),幸好他还有一硕士学位,学习的是物理化学,这才找到现在这个研发的工作。而他的同学,有学有机合成的,有学分析化学的,也有学高分子材料的,都在化学相关行业找到了不错的工作。 所以说,专业和院校并不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那什么才是影响就业的因素呢?我认为是如下几点:
1.个人能力 能否独立快速解决问题、是否善于沟通协作、是否有抗压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等,这些能力是否具备,在应聘时往往一眼就能看出,所以个人能力很重要。
2.教育背景(本科&研究生) 在本科和研究生阶段主修的课程以及修读的分数,在简历中会有体现。如果成绩不是很理想,会被淘汰掉好多职位。
3.项目(本科&研究生) 有没有参与科研项目,参与了哪些,有什么成果或者专利,在应聘的时候也是会有一翻对决的。
4.社会资源 你是否拥有一定的社会关系,能帮助你顺利入职。虽然这种关系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综上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建议大家在读研的时候选择一个好的导师,跟着好的导师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甚至能学习到如何与团队成员进行高效的合作。 好的导师不仅能带来科研能力的提升,还能为今后职业发展提供许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