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预科班学什么意思?
在我国,高复生,又叫“复读生”,是指当年被高等学校录取后又自愿退学到本年度参加高考的学生。之所以会出现高复生,是因为学生对录取的专业不满意或新生对大学生的生活不适应。也有一些是学生考入的学校和专业并不理想,想借此机会重新选择。但大部分人原因是觉得自己当初的成绩没有发挥出来,想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来年考取更好的学校。
根据有关资料,全国每年高考复读生人数保持在50万以上,其中,省重点高中占大多数。而在这些重点高中里,应届生人数不足录取人数的2/3,还有1/3左右的学校是由应届生转过去或是从头开始补习。
为什么要开设大学预科班
针对当前高教现状和人才市场需求态势,开展高职预科教育,培养既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又有娴熟实践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发展创新的重大举措,是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有益探索,符合国家统筹规划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政方针。
开展高职预科教育,优化高教结构,有助于吸纳更多的优秀生源,培养更多的人才,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题;有助于贯彻“科教兴国”基本国策,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助于社会多元化人才培养,改善人才结构;有助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缩小群体差异,消除不公因素,给个体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近几年,参加高考的贫困学生越来越多,很多学生因经济困难无法入读大学;有些学生,成绩虽然不够本科线,但其专业技能比较突出,如果立即就业,则损失了教育机会,如果不就业,则又没有职业技能的支撑;还有部分学生高考前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习上,高考成绩出来后,后悔莫及,想入读本科又来不及了,而就读专科又不甘心。针对这些问题,创办高职预科助学教育,解决这些学生的实际困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形式上来看,大学预科与高等教育的其他培养层次一样,是一种正式的学历教育。但无论是招生对象、培养模式还是目标导向,大学预科教育又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类型。大学预科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它的出现不仅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相适应,同时也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相匹配。
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过普遍的技术工人短缺、技能型人才的匮乏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这些国家也都采取过设立技术学院或大学预科阶段等类似的教育制度来加以解决。
从教育形态上看,大学预科教育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升学预备教育,即大学先行在中考或高考前夕,对预计升学并有继续深造需求的学生给予必要的升学基础课程教育,以提高其实际应考能力;另一种为就业预备教育,即大学先行对中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知识及就业意识的教育和培养,为学生提前贯通或初步体验职场生活,进而更好地选择升学或就业途径提供可供参考的基本技能;第三种模式结合升学与就业要求的综合式大学预科教育,学生可在预科毕业后选择升学或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