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卡有几种语言?
从首都汉班托塔出发,乘船向东,约1小时即可到达具有“印度洋上的眼泪”之称的斯里兰卡。因为美丽,斯里兰卡成为印度洋上的旅行圣地。因为独特,斯里兰卡有“印度洋上的皇冠”之美誉。
有趣的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岛国,虽然大多数国民都说英语,但兰卡却有五种正规的书面语。
斯里兰卡英语
斯国人大部分说英文,而英文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学校也教授英文,但要到达能阅读的水平,要花费好几年的时间。英文是斯国重要的商业语言,也是斯国的官方语言之一。英文也是斯国人之间联络的一种民间用语。在国外用英文可与斯国人沟通。
僧伽罗语
僧伽罗语(Sinhala)为斯国国语,共有50万人使用。僧伽罗语最早起源自印度西南沿海卡拉奇(Bhadro Kutta )地区。在公元前二世纪,印度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僧伽罗人所使用的僧伽罗语也因从印度传入的佛教密宗得到发展,从此僧伽罗人开始有自己的语言。十八世纪后西方文化传入斯里兰卡,亦将语言传入。主要用法限于寺院僧侣和斯国南方省,该省居民大多信奉佛教。
泰米尔语
泰米尔语(Tamil)为南方省主要的语言,共有约60万人使用。泰米尔语是一种具有印欧语系语言的性质,最早的文献可以追溯至公元前1世纪。十五世纪末,泰米尔语成为南僧伽罗王国(Yapahuwa Kingdom)正式文字。1618年,荷兰人侵入斯里兰卡后,将泰米尔语文件公文中英文并存,亦使用于政府与商业往来。1834年,英国统治斯里兰卡后,泰米尔文曾经废止,1913年英帝国委员会批准将泰米尔语列为斯里兰卡官方语言。
普拉亚嘎语
普拉亚嘎语(Prakrit)为佛教学者的语言,由梵语与周边语言混合而成,现仅存于斯里兰卡的僧伽拉石窟寺(Ratnapura) 。
婆罗米语
婆罗米语(即巴利语,Pali)为斯里兰卡古老语言之一,主要为僧侣使用,其语法和口语,主要见于南僧伽罗王朝的佛教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