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硕士面试难吗?
本人UofT MSc Applied Science(MA) , MSc EECS (MIE) 的毕业生,2015年入学,2017年毕业。两次申请的经历可以说是非常不同了! 第一次是2014年申请的MASc,当时在NIPS上面发了论文,并且有导师写的推荐信。
因为当时不了解加拿大的研究生录取体系(我真的是无知者无畏=_=),所以没有投学校的offer,只申请了msc,结果当然是没有结果。。。 但是! 我惊喜的收到了McMaster University Engineering的offer. 虽然专业不一样(我的目标是做控制理论研究)但是学校很慷慨的给我给了3600加币的奖学金,而且这个专业也是控制方向(我后来发现的一个大牛系)。因此我就去了MCMaster。
第二次就是2015年申请的MIE,同样是先拿到offer再投材料,然而这次没有申请到奖学金。但不得不说的是,MIE的申请比MASc要容易很多,同样也分专业申请和套磁。我的建议是如果是第一个硕士想读的专业的话就申请MSC,如果第二个想读的专业就申请MIE,这样机会比较大。至于为什么,下面会说到。
先来说MIE的申请,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两点:
首先是你的CV,也就是ps,一定要写得很有针对性,让招生老师感到你就是他们一直在找的那个人。我是从大二就开始准备cv,前前后后改了很多次,润色了很多遍。毕竟申请的时候已经工作了两年,有不错的CV是很重要的一个加分项目。
其次是在申请阶段就要建立联系。我因为在NIPS上面发了paper,所以在投稿期间就和主审稿人以及大会负责人有了交集。又因为之前做了科研,所以在申请的时候就已经和老师大致讨论过研究计划。这些其实在申请过程中都是很重要的加分项目,会让你的申请如虎添翼。
而相比之下,MASc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我申请的时候还没有确定到底要不要读博,所以只有一封cv给学校,而且研究计划做得很不成熟,加之专业不同(由控制转到计算机),所以最终失败也是难免的。不过,我也意外地收获了两个专业的offer,一个是MCMaster的MSF,一个是UofT的iSchool的MIS。
之所以说是意外之喜,是因为我一直更喜欢做CS的研究,这两份offer可以说是完全出乎意料的。特别是UofT的MSF,因为我在申请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把MSF作为我目标之一,甚至都没有了解这个专业的信息(▼皿▼#) 所以说,申请还是要多下功夫,做好万全的准备才能从容不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