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冬令时为什么?
为了省电,加拿大的冬天特别漫长寒冷(平均-13℃)而且有很多光照时间非常短的黑暗日子。在这样一个季节里,节省照明用电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从1940年起,加拿大开始实行“冬季时钟”(Winter Time) 计划——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全国都提前一个小时关闭所有公共和商用灯光电源,同时取消一切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尽量节约能源。
到20世纪60年代,这项政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于是,加拿大政府在1966年通过一项立法来延长“冬季时钟”的时间。根据新法律,如果当年的11月份平均气温低于零度,并且持续到1月的第一周,那么从冬至日起,全国的民用、工业用、交通用等等各种灯具都必须全部关闭一小时。等到第二年3月的第一天,时钟将被拨回一小时,阳光和灯光再度洒满大地。
到了80年代,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普及使得节能灯和其他高效光源得到推广,人们对节能的概念也越来越深刻。1985年的能源白皮书提出了一个名为《你的灯泡亮着呢!》(Your Light Bulb Still Burning!)的节能宣传口号。
进入90年代后,虽然世界能源消费总量在不断增长,但是新型高效灯具的普及和应用使电网压力明显降低,加拿大又再次迎来了节能的时代。1997年的《电力法》规定,如果某个地区的电网负荷超过设计承载量的7%,就必须采取强制节能措施。
如今,随着太阳能电池板造价的下降和锂电池储能技术的突破,加拿大各地陆续出现了太阳能供电的公共照明设施。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地方政府甚至提出要在住宅区安装户用电源的计划。如果这些提案得以实施,不用多年,加拿大将可能彻底取消冬令时,并永久性地节约大量的能源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