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的水缺什么物质?
先引用一下百度百科对于新西兰水质的说法,来阐述一下这个问题 水是新西兰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全国约有2100个地下水泉眼,每年涌出的地下水资源可以达到45亿立方米(相当于每年流经北美的水流量)。由于土壤、植物和微生物的过滤作用,地下水质量很高,经过层层渗透,进入湖泊、河流、海洋的过程也很少受到污染;虽然也有一些工业用水来自地下开采或是地表蓄水,但绝大部分还是依靠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新西兰严格限制化学品的使用,也保护了地下水系统的健康。 新西兰拥有世界上最严格的环境水法规之一。根据1996年《涉水法规》,饮用水必须达到100%安全饮用标准。除了个别情况,所有涉及水的项目必须申请许可证后才能开始施工。例如,对饮用水供应设施要求十分严格:凡是取水口位于河里的项目,必须安装能够滤除生物体的筛网,以预防藻类及其他水草在自来水输送过程中发生堵塞;任何被污染物超过规定的饮用水源,都必须立即关闭并进行清理。
2010年起,新颁布的《资源许可法》进一步提高了环境准入门槛,对新水源的开发与利用设置了更详细的要求。目前,所有饮用水源地都进行了标识并设有警示标志,以防有人擅自取用。 目前,在新西兰生活的人没有受到任何饮用水安全隐患的困扰。 在回答中引入一个概念“湿垃圾”,来引出新西兰处理这种垃圾的方式,顺便聊聊新西兰的污染问题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湿垃圾”“干垃圾”之类的分类,一般指的就是生活垃圾的干湿分开,但这里的“湿"并不特指水分。
事实上,任何含有机物的垃圾都属于这个范畴——只要是碳循环中的一环,都可以归于此列。而垃圾中的有机部分,在经过微生物们的发酵作用后会产生大量的水,这些水就是所谓的“湿垃圾”! 其实,大部分国家的垃圾处理都会遇到类似的难题:怎么妥善处理好有机垃圾(一般是厨余)带来的污染问题。
目前国际上处理此类垃圾的方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焚烧法,另一种是堆肥法。前者通过高温焚烧,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成分;后者是将有机垃圾铺匀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拉成细薄的有机膜,再晾干粉碎,用作化肥。 但这些方法都不适合在新西兰实行。
首先,在新西兰垃圾分类还尚未普及到家庭层面,而即使是有垃圾的回收利用,由于运输成本的问题也不适合从海外进口来处理湿垃圾。考虑到畜牧业对于新西兰经济的重要性,也不允许采用焚烧法来解决宠物粪便以及农畜废物带来的污染问题。 所以,现在最适合新西兰的处理方法还是填埋法,也就是将产生的垃圾直接深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