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牙医学院几年?
2015年,我报考了北大口腔的研究生,初试复试都是第一名,幸运的拿到了录取通知书。但是我没有去读,因为那年我的托福成绩刚刚过线(86分),决定先出国,拿个洋文凭再说。 后来我去了美国,拿到了UCLA的master's degree in dental hygiene. 这个专业是跟MD一起学的,两年时间内,要完成11门本科和3门硕士课程的学习,并通过每个课程的graduation exam才能毕业。其中包含很多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免疫学等基础学科内容,难度很大。但好处就是可以同时拿到两个学位,而且MD和HD之间是可以转学分过来的,已经修过的课可以直接报GPA来计算。当然啦,能拿到两个学位肯定要比单拿一个费钱一些。
虽然我拿了两个master's, 但是由于美国本科是没有毕业证的,只有毕业学位证书。为了将来回国找工作方便,我又重新申请了美国的MD(相当于中国的本科+硕士学位吧)。这次换了专业,选了牙科。 因为美国有医疗保险和覆盖全国的所有牙医(包括正畸医生),所以看牙很方便,几乎不用花什么钱。再加上我又在顶级的大学(哥大,哈佛,MIT等等都去过),免费的享受了很多资源。比如每个月都可以免费去看牙(补牙,洗牙,看牙周炎etc),每年还可以预约免费做CT。
因此在美国学习牙齿相关的课程其实是很便宜的,一般一个学期只要几百美金(一学期的学费是700多刀,加上其他费用一共不到1000)。 当然啦,最棒的还是哥大,因为哥大的牙学院是和医学院在一起的,有很多医学的课程和教授,资源真是没话说。随便贴一张在哥大上牙髓治疗课的图。
后来我从美国回来后,又回到了北大。因为出国留学的缘分,结识了我现在的老公。他当时在北大读博士后,我则是在美国学习。虽然国内国外的学校都上过,但是中文水平实在令人汗颜。于是我们两个回北大后,一起报了林毅夫老师的汉语班,从简单的词汇开始学起。不过没多久我就怀孕了,于是就暂停了课程。等我生完孩子再回来上课的时候,我发现林老师已经退休,他的课堂被另一位叫刘宁的老师代替。她的课堂风格和林老师完全不一样!林老师是台湾人,讲课喜欢讲故事,用例子的形式来教学生。而刘老师则是非常正经的授课方式。她每节课都要检查学生的汉字书写,不正确的会要求重写,上课还会抽问学生词语的意思。对我来说,虽然有点压力,但也很有帮助。
很快我就适应了北大的学习生活,而且还参加了学校的乒乓球赛。不过现在水平早已不复当年了。。。 不知不觉写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完哈哈。如果各位看官有兴趣,以后再写写我在北大的牙科研究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