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建筑联盟学院怎么样?
本人,2016年入学UCLA,土木工程系。 本科在UC Berkeley读了5个学期,然后转到UCLA念了3个学期。 为什么要从Berkeley转学到UCLA呢? 原因嘛,当然是因为Berkeley没有AA(Architecture,Art + Design)啦! 在Berkeley的时候,我学的是土木(Civil Engineering),因为当时不知道建筑联盟学院这个专业存在,所以选了土木这个“大”专业。到了第二学期发现,原来UC Berkeley有个小众专业叫做Architecture,而且是属于Arts & Sciences学院的(注意,是学院不是校区哦)。而且,这个专业的同学数量非常少,每个年级也就十一个人左右,中国人更是少的可怜(总共四五个的样子)。 因为人的问题,所以在整个大学生活中能够认识很多不同背景、不同取向、不同性别的人;也因为人的问题,所以很容易和同学/朋友产生羁绊和情感连接。
我个人感觉自己的性格还是在那段时间发生了一些变化……从偏理工男到有点人文气息。。。 当然,学建筑一定要有个好脑子~ 我记得那个时候我们那组讨论一个课题,因为我提出了一种之前没人考虑过的思路(可能也是因为我是外国人,所以思维没那么固化)被教授称赞脑子特别好使哈哈。虽然后来证明我的方法并不是最优解……不过,有哪个学生敢保证自己是答案的唯一提供者呢?
另外,学建环的同学们一定会记得Thermodynamics这门学问,如果记住不了那些定律和公式,考试一定惨不忍睹。学建筑的同学应该都有那个痛苦的经历吧…… UCLA的建筑联盟学院规模比Berkeley的大很多,同学人数也比Berkeley多不少,因此交流起来不会像Berkeley那么费劲。(注:以上“费劲”指由于人少而产生的必然的师生亲和力;并没有说UCLA人就多的意思!) UCLA的建筑学费比我伯克利贵多了~(毕竟是个私立学校) 但是,UCLA的助教(TA)工资很高,一节课几百刀的薪资让人看得眼睛发直……听说以前给中国学生的助教工资更高,上课全是中国人简直不要太友好哈哈哈。 总之,在UCLA的这三年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经历,也让我有了改变人生的机遇——我现在正在学习如何利用建筑这一媒介来进行关于社会问题的研究,并希望把这种知识运用在中国这片充满未知与可能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