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专业的就业好吗?
谢邀。本人工作四年,某地级市民政局下属单位,社会工作部副部长(主持工作)。 首先,从个人角度看,我十分赞成和支持同学们转专业到社工这一领域。 理由如下:
1. 社会工作需要具备同理心。而心理学是培养人心里的学科。学习心理咨询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内心世界。
2. 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极具“人情味”的专业。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到助人自助的乐趣。在实习期间,也能真真切切地帮助对象解决困难、达成愿望。在服务过程中,有温暖,也有泪水;有感动,也有收获。学做助人工作,使人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实现生命的意义。
3. 社会工作需要拥有丰富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心理学和社会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基础知识。在研究生阶段,还可以进一步深造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如老年社工、社区矫正、社区发展等。只要认真学习,就可以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满足岗位的需求。
4. 从个人职业规划的角度来看,社会工作是一个可以终身从事的职业选择。在社会工作中,既可以朝着管理方向努力,也可以从事专业化服务;既可以在组织内晋升,也可以选择创业。不论何种路径,都能获得社会的认可,以及应有的报酬。
5.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喜欢这个职业!喜欢和朋友们一起工作的喜悦;喜欢完成项目后的成就感;喜欢看见服务对象问题的解决方法;喜欢在工作中自我成长的感觉……所以,我是十分支持大家报考这个专业的!
其次,从宏观角度来看,社工这个专业的前景也是毋庸置疑的。 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者数量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尤其是在基层和边远地区,社工更是少之又少。
同时,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健康中国”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实施,未来对于社工专业能力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现在社会上出现大量诸如“青少年社工”“医疗社工”“老年社工”等各类型的社工。 在笔者所在的部门,每年也要招收大量的社工岗。但是,由于条件所限,一次只能录用几人。大部分考生还是要分配到其他工作岗位,比如办公室笔杆子和财务报销员等。虽然工作比较琐碎,但却是体制内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最后,从现实角度来看,社会工作者作为新兴的职业群体,其收入在当地属中等水平。以北京为例,社工基本薪酬为7万元左右(含五险一金)。如果有一定的管理经验或优秀的工作表现,薪酬还会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