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如何定位自身专业?
谢邀!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昨天刚上完《大学历史与文化》最后一节课——人生选择与定位。
首先,我觉得作为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应该少点“我要学xx专业”的执念,多点“我可以学xx专业”的想法。 什么是「我要学xx专业」的执念呢——“我将来要考清华大学的土木系”,这就是执念;而换成「我可以学xx专业」就比较客观了——“我将来可以学土木工程吗?”
当然,不是说不能有「我要学xx专业」的愿望,而是说这个愿望不要太过强烈,就像「我要瘦成一道闪电」一样,虽然也很美,但未必现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总是有主观意愿的,而一旦主观上认定自己必须做什么或是不必做什么的时候,很多时候事情就难以如愿。比如说减肥这件事情,如果主观上觉得「我必须瘦下来」「别人可以我做得到」,那么很多时候这份执念就会让你很难受甚至伤害身体;反之,如果换一个角度去想「我可以多吃一点」「我可以选择多运动」,那效果往往会好很多。
回到正题,其实很多同学进入大学之前,对于自己想学什么专业早已胸有成竹。然而现实情况是,由于高考填报的局限性和不了解专业的盲目性,往往导致了很多人进了大学之后发现自己不适合所学的专业。这时候如果拥有「我可以学xx专业」的想法,那就是在告诉自己是「我可以换个跑道」,那该有多美好啊!可惜,换跑道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毕竟时间不再重来、年华已逝难追。所以珍惜当下、慎重抉择显得尤为重要。
怎么慎重地做抉择呢?我想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盲从不纠结。不迷茫从了解自己开始,而不纠结则在于找准方向之后全力以赴。如果说迷茫是困惑于未来,那纠结就是困于当下。了解现在的自己、规划未来的自己是很重要的。 另外,还要强调一个思想观念的转变:大学不止是在学习书本知识,而是在全面培养自己的能力。在学好本专业的基础上,拓宽视野、多元发展也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