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中外合作专业?
首先,这个问题问得挺没水平…… 大学教育是否应该分出个三六九等?当然不应该! 所谓的一本二本就是按学校级别分的(虽然很多学校一本二本专业都有)。但是,如果某校某个专业很强,能排进全国前五甚至前三(比如我厦大的金融学、法学和新闻学都能进全国第一方阵),那么这种强势专业的研究生甚至博士点都会很快出来并水涨船高变成所谓的“一本”专业;反之,有些学校某些专业很弱,那这个专业的本科肯定就是“二本”甚至是“三本”了。
至于你所说的中外合作专业,其实只是高校为了钱而设立的一些没什么人报的专业而已——因为中外合作的学费一般都很贵(比如我厦大,中外合作专业的学费是1.2万元/年,而普通专业的学费只有5000元/年)且教学质量不会有多高。所以这种专业一般都会排在学校的冷门专业里,录取分数自然较低。但要说这些中外合作专业就比普通的差多少,倒也不是这样。有些学校的某些中外合作专业因引入海外高质量课程和教学体系,反而会让学生学到一些国内不教的东西。 总之,中国的高考制度本来就很有问题,所谓的本科一本二本之分更是乱。那些分不出一二本的院校和专业,本来就应该一视同仁(如复旦的核科学与技术学科,本身实力非常强,在全国都能排进前五,但因为是冷门专业而且分数低,所以一直被视为是“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