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制度如何考试?
2018年3月我刚刚考完香港DSE,可以来答一下这个问题。 DSE是香港高考,分文科和理科两个考卷,每科10题选择题,4小时作答;试题难度跟高考比不算难也不算简单,因为可以带计算器,所以数学部分有简单的计算器算术题(内地高考不允许),其他学科像文科综合、生物等都有一些需要记忆的东西,但是都需要一定的思维能力,不是背答案就能得高分的。
关于试卷的详细内容由于是两年之前我也不再记得了,不过网上应该能搜到题目。 然后根据高中四个学期的考试成绩,取一个最好的分数计入最后的成绩,具体每一科的计分方法可搜索“HKDSE成绩计算方法”。 最后根据6个主修科目及两个辅修科目的考试成绩,搭配学校分配的等级,决定是否能够被录取。所有考试的最终成绩都会以等级形式呈现(例如5**表示5个A+,6*表示6个A,以此类推),每个学生的等级会有几个到几十个不等,视乎报考院校及专业数目而定。 这里说一下这个等级的划分标准:
A+:超过该科半数以上考生分数为A+或以下; A:超过该科半数以上考生分数为B+或以下; B+:超过该科半数以上考生分数 为C+或以下; C+:超过该科半数以上考生分数分别为D或者E; D-E:包括D和E。
香港的学位分配方法由该区教育局实行配对制度。通常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在五月份下旬开始向该区教育局填报进入中学的志愿,中学的新生在第二年的八月中旬入学。学生可以报读区内数所中学,教育局则根据学生的派位成绩(通常是小升初的测试成绩或小学六年级的成绩),以及学生所报读学校的排名,学生家庭住址,是否有兄姐在该中学就读等因素进行派位。派位分配方案是学生派位成绩较高,志愿排序较前会较易获得派位。学生家庭住址和兄姐在该校就读为酌情调配条件。一般学生都能分配到所报志愿其中一所中学,成绩较低的学生则会分配到区内其它任何一间中学。
大学的入学制度目前采用中学文凭考试,简称DSE。学生可以在香港参加考试或在海外参加其他同等的考试(例如IB,GCE等),然后获得成绩用于申请本港政府资助的高校。DSE的成绩单包括5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生的总成绩;第二部分是中文,英文,数学和通识教育的卷面成绩;第三部分是其它最多三科选修科目的成绩,选修科目包括文科,理科,商科等共24个;第四部分是其它非学术能力的学校纪录指标成绩,包括体育,服务,艺术等,这项成绩不参与大学的录取但可作保送或企业聘用的参考;第五部分是英语口语成绩。学生在拿到成绩后可以选择申请香港高校、国外高校或复读。申请香港高校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公布分数下旬开始到五月初完成。国外高校的申请一般在更早之前完成(提前一年开始准备,提早半年完成申请)。学生拿到DSE成绩后如果觉得不满意可以决定是否继续复读。学生复读可以继续报考DSE或者报考同等考试如GC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