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居民用什么养老?

徐离琛星徐离琛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养儿防老”,香港人管这叫“供款房屋” 香港政府有公屋制度和居屋制度。 1970年代开始推行公屋计划,到现在已经建成约38万户公共住房,可供250万人居住;另外,还有60万套租盘和140万个单位作为过渡性安排。 香港人的住房自有率很高(比大陆大部分城市要高不少),这跟土地制度有很大关系——地价很贵但住宅建设用地批租期限只有70年,期间还要缴纳重税,所以导致香港人要么买房住、要么租住由政府提供的公房或居屋。虽然政府也鼓励私营房产发展,但由于地价高企、开发收益偏低再加上税收政策因素,开发商对房地产的投资热情始终不高。 不过,虽然自住房市场很大,但由于地价房价都偏高,所以很多家庭是买不起的,或者无力购买大户型房屋的。所以香港政府就推出了居屋计划。

所谓居屋就是政府提供贷款给市民,以低于市价卖地给购房者,但政府有权在6年后收回房屋,且不必向购房者支付任何补偿。这个制度一方面保证了中低收入阶层的购房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也能确保政府的土地收入不为负值。

香港的公积金制度也很完善,雇主和员工各自缴纳工资总额的5%,用于支付养老、重病或身故等风险。当个人需要提取住房公积金时,无论数量多少都不收利息。 香港政府还会为低收入阶层发放老年津贴、伤残津贴、抚恤金等等,帮助弱势群体解决生活的困难。

与大陆地区不同,香港并没有建立统一的社保体系,而是在现行制度下,通过公积金、公屋、居屋等制度,从住房、医疗、养老等方面给予保障。

元大仙元大仙优质答主

现阶段,香港的退休保障制度以“三 pillar”架构进行构建,即包含强制公积金、强积金制度下的自愿性供款及个人储蓄计划、“生果金”(社会保障金)在内的三重保障。而香港政府提供的“生果金”,是特区政府社会保障机制的基石,属于政府财政支出,主要向有需要的老年人发放老年综合生活津贴和个人长者津贴,属于香港社会的“社会稳定器”和“安全网”,对低收入者和非职业者有一定现实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人口高龄化趋势加剧、老龄化速率加快,香港已进入“超高龄化社会”。特区政府统计处的数据显示,目前香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为16.1%,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25.6%;香港人口出生率的不断下降趋势,以及外来移民劳动力的减少,将导致劳动人口增长率下行。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此前发表网志表示,从财政角度看,这将对香港财政收入有较大影响,也会加重对退休保障制度及医疗服务的财政负担。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