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和哪些邻国有矛盾?

牛作马牛作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到澳洲与邻国的关系,那真的是千差万别各有不同。 最好的当然是和新西兰的,两国一水之隔,相互来往非常频繁和便利(除了边境检查以外);另外在英联邦里也是制度最类似,文化最接近的一个(澳大利亚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英国遗留下来的很多文化和政治体系都还在运作)。因此两国关系非常好,可以互免签证自由往来!

其次就是和白俄罗斯有移民协议,每年两百人的名额(还是多少来着,反正不多),从白俄过来的人可以获得双重国籍并且不需要申请签证就可以在澳长期居住(要申请白俄罗斯签证实在太容易了)。

再次可能就要数北领地的邻国印尼了,因为两国隔海相望,又都没有接壤的陆地边界,所以交流一般也只限于沿海一带。不过由于中国的影响,加上以前在沿海偷猎和非法捕捞的负面影响,两地关系一直不太友好,甚至一度很紧张。记得十多年前,跟团去北领地游玩的时候,还特地被告知不要在野外离开公路太远,小心毒蛇,当地有种叫棕伊澳蜥蜴的毒蛇毒性很强而且喜欢潜伏在草丛里,看起来和香蕉叶差不多,很难分辨。当然,现在这种危险已经不复存在了。

再然后可能就是巴布亚新几内亚了,这个距离遥远气候湿热且民风彪悍的邻居让澳洲人也很无奈——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非法捕鱼或者采矿的西方人经常会被野蛮的当地人攻击,有一次甚至还烧毁了澳大利亚的军舰…… 最后的话恐怕就得数西边的菲律宾了,毕竟曾经互相炮击过对方的使馆……其他东南亚国家都和澳大利亚关系不错,但是唯独菲律宾,关系十分冷淡。

容旗旺容旗旺优质答主

澳与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印尼的关系近年来逐步得到调整,但同邻国的矛盾和摩擦仍有相当分量。

与新西兰

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由于民族、文化、历史传统相似而又有长期合作关系,澳大利亚独立后双方立即缔结了全面友好条约,并结成澳新澳同盟,在越南战争等重大国际、地区和双边问题上保持高度一致。80年代后期,澳新关系急剧降温,在军事、移民以及与英国和美国关系等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新西兰政府出于发展和平的太平洋地区和反核的考虑,拒绝允许核动力舰船及其运载的核武器进入和停泊新西兰港口与水域,并宣布在1987年4月30日期满后不再延长澳新美防务条约的有效期,澳新协定也因此而解散,双方正式军事同盟关系走向破裂,1987年1月,霍克政府宣布把原定给新西兰的1.86亿澳元(包括援助和军事合作经费)减少1/2,1987年4月又宣布中断两国的防务关系。两国关系的紧张,在新西兰11月的全国大选中反映出来,多数新西兰人选择了维持传统澳新关系的国家党,结果改变了工党政府已经执政6年的局面,新政府上台后宣布允许澳核潜艇再次进入新西兰港口,同意重新审查与澳的防务合作,使两国关系开始缓和。

在80年代前,新西兰是澳的第一大侨民集中地,澳移居新的人数累计达94万人。两国有着20世纪最大的跨海峡移民潮流,澳大利亚早期开发和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西兰的移民,在澳新关系急剧恶化期间,新西兰政府限制澳大利亚的退休人员以廉价甚至免费居住在新西兰,使数千名在澳新西兰退休人员无法前往新西兰生活,引起不少澳人的不满,使澳新紧张关系雪上加霜。

与印尼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和亚太地区最有分量的伊斯兰国家,地跨太平洋和印度洋,战略地位重要,矿产和海产资源十分丰富,1973年已成为中等石油产出国,近18万平方公里的森林占全球10%,168万平方公里的专属经济区蕴藏着大量海上石油和天然气。自20世纪70年代起,印尼经济开始起飞,年均增长6%~8%,80年代后期达9%以上,是“亚洲四小龙”之前崛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腾飞对东南亚及澳洲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印尼也是东南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近年来已达到2.02亿,劳动力资源充裕,加上政府鼓励地方经济发展,使印尼自70年代中期起成为地区工业化中心和出口基地。印尼还有一支发展迅速、规模较大的军事力量,常规军事实力位居东南亚首位。澳大利亚十分关注和重视印尼在地区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70年代两国还结成了安全共同体,建立了高级政治磋商和安全磋商机制。80年代以来,澳对印尼的“战略模糊”政策和在处理东西伊里安问题上的僵硬态度颇为不满,双方在贸易和投资方面互有摩擦,一些澳人也不时对印尼的人权、宗教、政治、种族等问题进行评论和报导,两国学者之间在边界及东帝汶问题上也时常辩论。1993年乔伊斯部长访印尼,双方就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表示要加强在安全、反恐和经贸等领域的合作,重申支持东盟地区论坛,促进建立东南亚无核区。两国还签署了海洋研究协定。乔氏称澳将参与印尼的“千岛工程”,双方同意在印尼建立一个海洋测绘中心。但在东帝汶、人权等问题上双方未取得一致,印尼外长阿尔贝尼称东帝汶是印尼的“内政”不能成为两国谈判的议题,澳政府也不支持东帝汶独立。乔斯部长于1994年1月再次访印尼,宣布拨款7900万澳元用于对印尼的技术合作和人道主义援助,两国还签署了澳与东盟贸易问题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在反毒、科技、海洋和渔业等方面继续开展合作,澳政府还为促进与印尼的经贸关系制定了“面向印尼路线图”。1994年11月,印尼外长阿尔贝尼访澳,双方强调在安全和经济等领域的合作,澳外长费纳姆称双方将在东盟地区论坛框架内探讨安全和政治问题,同时表示要推动东帝汶的自主自决。澳大利亚是印尼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外资来源国,1993年双方贸易额为62.3亿澳元,1994年达61.35亿澳元,澳洲已向印尼投资60亿澳元。

与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是东盟重要成员国和东南亚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也是伊斯兰会议组织东南亚主要成员国。马经济以出口为导向,是重要初级产品出口国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尤以橡胶、石油化工、木材和海产等出口著称,已形成多品种、综合性的外向型经济,90年代初马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升至50%以上,马是澳大利亚在东亚的重要贸易投资对象国,1993年双边贸易额达到40亿澳元,目前澳在马的投资仅次于英美日,达40亿澳元。

马来西亚位于爪哇的航运和航道要冲,扼守着从印度洋通往太平洋的马六甲海峡,战略地位重要。马来人是南太平洋地区最大的伊斯兰民族,与中东回、阿拉伯、波斯民族有天然的宗教和民族联系,马政府对外推行大马来主义和不结盟政策,重视发展与中东国家和穆斯林国家的关系,极力扩大在东南亚和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并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独特和有份量的作用,对澳是一个不可轻视的邻国。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种族、宗教、领海和边界等问题上,两国矛盾和纠纷较多。马澳在领海和边界上的争执已拖延了100多年,双方围绕着1200个岛屿的归属问题以及北海岸大陆架、金马仑高地边界划界和纳沙翁岛的归属等问题不断进行谈判,但未取得关键性突破,使两国关系笼罩着阴影。

马来西亚政府一贯实行以国家主义、国教至上和马来人优先的国家伊斯兰主义政策。马国法律规定,马来人与西方人通婚,所生子女一律属于马来人,为伊斯兰教徒。马来西亚华人占总人口近40%,澳移民中有20%来自东南亚,不少是马来西亚华人,有些是2~3代移民,因此,当马来西亚政府因内部政治斗争和排菲浪潮打击菲劳工时,曾引起澳政府的严重关注,双方发生了激烈的相互指责,使两国关系一度紧张。澳政府虽对马来西亚的种族和宗教政策、人权和政治问题等表示过关注,但双方在安全、边界、经贸等领域存在着广泛的合作,特别是90年代后澳朝野和舆论对伊斯兰势力对西方的挑战和威胁保持高度警惕,关注马来西亚伊斯兰势力的发展,政府对马的“战略模糊”政策和种族、宗教政策更多地采取了谅解和合作的态度,在解决重大地区和国际问题上重视马的立场和政策,双方在经贸、科技等领域的合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993年12月马副首相阿卜杜勒·拉扎克访澳,双方讨论了教育、贸易、科技和农业等领域扩大合作的问题,拉重申了马澳友好,澳承诺将积极参与马的经济发展。1994年1月费纳姆外长访马,双方在解决海洋生物问题上取得一致,再次确认加强经贸、反毒、科技和渔业等领域的合作。马来西亚还对澳的地区多边安全政策表示支持。

与新加坡

新加坡是华人为主体的东南亚岛国,面积约750平方公里,人口335.7万,国内生产总值达566.65亿新加坡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531新加坡元。该国以出口为导向,发展外向型经济,是东南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37.8%,制造业达42.5%,劳动力受过教育和有技术的人占78%,在东南亚地区具有人才和资金上的优势,是继美、日、英、德之后的第五大资本输出国。新实行现代化的国家管理,采取高薪养廉、重罚犯罪、鼓励生育的政策,经济发展速度在本世纪80年代平均维持8%左右,90年代达10%以上。新加坡是东南亚和南太平洋地区重要的航运和国际金融、贸易、旅游中心和中转站,地理位置重要,在地区和国际政治、经济、贸易方面具有相当分量。新加坡政府实行以华人为主体的多元种族和宗教政策,重视发展与各国的关系。该国与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等伊斯兰国家比邻,又是澳洲的近邻。澳新两国是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1993年双边贸易额达50.17亿澳元,1994年达52.792亿澳元,澳对新的投资额为180亿澳元,新加坡在澳投资50亿澳元。澳大利亚一些经济学家认为,新加坡是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