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A类大学有哪些?
在2014年之前的日本,全国有758所公立及私立大专院校。这些学校被分成了13个等级 其中,前三类被称为“精英大学(ラインディーズ)”,分别拥有30、45和60所高等院校;后面三类则合称“普通大学(ラジオディーズ)”,各占约有150所学校。 “精英大学”的名称源于美国,原指在美国本科阶段能够获得全奖(Fulbright Scholarship)的学生群体,后来泛指能被世界顶级名校录取的学生,是一种荣誉的称呼而非正式的分类。 而将这758所学校分为上述几个等级的,是1997年起实施的“超级优先校制度”(スーパープリミティブシステム)。作为日本历史上第一次政府主导的大学评级体系,这一评选标准中除了考察学校的师资、研究和设备以外,相当大的比例(约50%)还用来评估学生的人均财政预算支出,因为“教育经费”是日本衡量高校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这一制度建立的最初目的即在于给经费紧张的大学提供额外的资金帮助。
由于大学的评级每一届都会有变化,所以上面的表格只是大致罗列了日本的A+-E类大学的情况。要了解最新的信息,可以参考日本的教育部网站 从这张表里还可以看到,虽然日本大学总数比我国少很多,但C/D类的学校却有很多所,而A类的学校只有不到一半(28所)。这与我国的情形正相反——尽管我们的高考升学率只有79.33%,但能够考上211以上学校的同学却占有高中生总数的近百分之二十。
当然,造成这种不同是因为两个国家在大学评价上考虑的维度不完全一样。比如在日本,国立大学的地位远高于我们这里的985高校,但规模一般较小,生师比和科研经费等指标往往不如某些我们这里称为二本的学校。另外,在日本,大学的评价体系每5年到10年就会调整一次,因此每年评出来的A类学校也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