専门学校生是什么意思?
“専門学校”指的是在明治时期颁布《专门学校令》之后设立的,以培养职业人为目的的学校。 这些学校分文、理两类,分别设置,但同时也允许文理兼收。学校的设立条件比较宽松,甚至没有设立条件,只要校长和师资满足要求就有资格开办。不过,学校设立后需要政府的认可才能正式开设。
政府最初并没有对专门学校的规模提出限定(也就是不限定学校的生员人数),但后来为了整顿教育界,开始限制学校招生的数量(1920年前后)。不过,这时的规定也比较松动,并没有硬性指标。 到了二战时期,由于战局不稳定,大量学生流失,以及军队对学生生源的征用,使得日本的教育资源出现极大紧缺。为应对这种状况,日本于1942年制定了《国家总动员法》并以此为基础,实施了对教育的统制主义——即由国家统一调度使用一切教育资源,包括对教学人员实行统一分配。在此前提下,任何学校都必须服从国家的安排,没有选择学生的权利。至于学生本身也没有选择学校的权利。
战后初期,虽然日本的国力衰败,但教育领域的改革却没有纳入整体改革的轨道。直到60年代之后,教育改革才提上了议事日程,而其核心就是强化竞争机制,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此,日本废除了从明治时代以来的《学校令》,建立了新的《学校教育法》,并且于2005年开始进行了第一次修订。[1]
现在,专攻学校已不复从前,但以培养专业领域内的人才为办学宗旨却依旧保留下来。只是现在的学校不再强制学生穿着校服,整齐划一,而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采取个性化的培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