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外私立学校?

庞静茹庞静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为什么中国没有像样的大学?”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等方方面面。 但如果单纯从教育体制的角度进行讨论,这个问题其实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中国古代缺乏培养高等人才的制度设计。 中国古代的教育体系是为培养官僚而设计的。在科举制度下,读书人被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最高级的士享有做官的权利,低等级的工匠和商人则被排斥在社会统治阶层之外。这种制度设计当然无法培养出高端人才—它只专注于为社会提供高级官吏。而官僚固然也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素质,但对于真正的科学和工业技术而言,古人其实是毫无涉猎的。所以中国在近代落后于西方并不奇怪。 到了现代,中国虽然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但在高等教育方面却仍然沿袭着计划经济的思维。

2 中国大陆实行的是精英教育,但优质教育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 从上世纪50年代起,中国大陆开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和生产力水平;但从高等教育来看,大陆至今实行的还是精英教育,即只有成绩最优秀的学子才能进入重点院校学习。

3 中国大陆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以清华大学为例,根据2016年清华年报,该校总收入(包括财政拨款和自筹资金)为478亿元,学费收入19.8亿元,住宿费和其他费用17亿元,总计514.8亿元。此外还有来自企业或其他方面的捐赠约140亿。这些收入主要用于支付学校的建设经费及教师的工资和科研经费等。 以人均收入来计算,清华大学一年大约花掉10亿元人民币才能维持运作,而相比美国同级别的研究型大学,这项支出要少很多(例如麻省理工学院当年的人均经费大约是清华大学的2倍)。尽管中国高校的学生每年缴纳数万元的学费,但仍然比国际学生更便宜。 相对于发达国家,中国的基础教育投入也比较低。以教育预算占GDP的比例计算,2016年中国是2.6%,而美国是22%,欧盟则是4.5%。

(注:这里所说的GDP是指名义GDP,不是实际GDP。) 总之,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当下来看,中国的教育资源都是紧巴巴的。这是由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符峻豪符峻豪优质答主

如果我说,公立学校比国际学校更适合你,相信你会不会骂我?! 公立中小学(小学到高中)是义务教育的范畴。九年义务教育和十二年免费教育都是免费的。 但进入大学就不一定了哦~ 如果你的目标是进名牌大学,建议读国际学校。因为中国的高考体制就是这样——分数高的上名牌;但是如果你的目标不是名牌大学毕业呢? 在中国,有不少人是上了名牌大学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找不到工作的那种。 所以如果你要让孩子以后有个好的出路的话就让他去上个好点的国际学校吧…… 我说的国际学校是指那些可以帮你申请美国常春藤大学的………(嗯还有英国G5和澳洲八大的那种国际学校啦~) 但是如果你真的没钱的话那也没办法咯,毕竟现在中国民办高中的学费都贵得跟国际学校的学费差不多了=-= 其实说这么多就是想说: 你没钱还非要孩子出国读书的话那就让他考个像样的中学咯~不然就算他考上了国外的名校又如何,毕业后还不是一样找不到好工作?!而且这种孩子在国内考上清华北大复旦浙大这种名校的概率也是蛮低的…… 还是希望每个家长都能为自己的孩子负责一点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