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公派出国留学难吗?
谢邀!我是16年申到了CSC(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联合培养,17年去的美国。 首先,CSC是分名额和项目的,比如我们学校每年有2个物理学的名额,每个项目2个名额的话就是4个,如果申请的人不够就会剩余出来,这种一般叫做“捡漏”;当然也有申请的人数大于留下的名额的时候,这种情况就要靠GPA、科研经历、推荐信等综合实力去竞争了。
以我了解的情况来说CSC对GPA的要求是比较高的,3.5+是比较正常甚至比较保守的GPA要求,一些牛校的大牛导师的项目对GPA的要求可能还要高。除了GPA之外,科研背景也是占很大比重的,如果有一篇或者两篇论文的话会比较占优,没有的话也不要紧,很多老师看重的是你对研究方向的理解和潜在的研究能力。然后还有你的研究计划是否靠谱,能不能做等等。
总之,申请的条件各个学校各个专业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最好还是联系一下目标学校的学长问问情况。 CSC的申请流程是先选学校和导师,这一步完成之后要等到当年3月份左右才能知道结果,不过这个时候你可以着手准备签证和其他行李之类的事情了。
如果幸运地到了国外,CSC会给你发一封信介绍你研究的机构和导师,这封信非常重要,因为它是证明你被那个项目组接收的证明之一,另外一个是offer,这两个都是申请奖学金和宿舍的重要文件。 在国外,CSC的补助一般是按学期发的,每个学校不一样,会有一些差异。 以我了解的某校为例,研究生每学期5000美金,PhD 6000美金,这是纯学费,相当于政府免了你的学费还倒给你钱。如果是在职人员,还会有一个工资的补助,大概是工作年薪的三分之一左右。
住宿费一般都是包了的。 至于申请博士的难度,这个因人而异,毕竟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不一。就我个人感觉而言,现在国内的申请者越来越强,尤其是清北的学生,基本上在申请阶段已经不输国外的学生了。再加上有些同学有海外读研的机会,所以在申请的时候也比较强势。但是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院校,还是会遇到一些中国留学生圈子的人,他们听说你是中国人后会下意识觉得你就是从某某学校毕业的(不管是本硕博),因此会有一定的优越感,这时候不要怂,用实力说话就能碾压对方。